信心不足、不以为然、趋之若骛、目空一切、急功近利。
要不得的五大求职心态1
1、信心不足
出现这种求职态度的毕业生往往有较强的自卑感,这些求职者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他们往往还没有"上战场"就感到自己不行了,特别是面对多人面试的场合,他们害怕得不得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许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信心不足的态度也是正常、普遍的。信心不足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环境的、家庭的或社会的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比如:在求职中总是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总是说"试试看",显得很没自信等。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对自己信心不足,那么到底该怎样提高自己的信心呢?首先要时刻鼓励自己、相信自己,要在实际行动中逐步磨练自己。一个人的自信心并非与生俱有,而是在不断战胜困难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2、不以为然
许多毕业生可能已经联系好了用人单位,但是离正式工作还有一段时间,为了打发这段时间,他们往往会利用空闲时间到人才市场去应聘一个暂时性的工作岗位。由于自己心中有底,他们往往把应聘这种短暂性的工作当作"撞大运",如果运气好可能会应聘成功,应聘不成功也没什么关系。于是这些人在面试时,表现出一种大大咧咧、不以为然的态度。回答主考官提出的问题时,也是嘻嘻哈哈,一点儿也不正经。当然象这种碰碰运气、不以为然的求职态度,很难使应聘获得成功。
3、趋之若骛
趋之若骛的求职态度在求职择业时也会常常遇到。一些大学生在求职现场寻找热门职业,报考的人数越多,她们对那些职业的渴求越大。于是人们在求职时纷纷拥挤在"三资"企业、大饭店及外贸部门等狭窄的小路上,甚至有人为此"献身"或受骗。因此,我们在就业指导中再三告诫学生,求职择业是一项严肃郑重的大事,一定要认真考虑,谨慎从事,决不能"跟着感觉走",盲目从众。
4、目空一切
许多毕业生刚刚从学校走出来,常常会认为自己学识丰富、能力非凡,而且相貌英俊潇洒,用人单位肯定是人见人爱。但是当他们听到主考官们的一连串的提问、追问、反问时,就感觉到自己还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或者自己本身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而此时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却使自己在应聘时更加慌张。目空一切的求职者最后换来的可能是无人理睬。
5、急功近利
这种求职态度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或其他知识分子身上常常可以看到。他们求职或择业的动机既有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也有获取高收人、高地位的渴求。许多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涌向经济特区,涌向三资企业,或者是开创民办科、工、贸一体的公司,他们都希望自己未来的职业比较稳定,而且收入也比较丰厚。
要不得的五大求职心态2
●华而不实的“包装”要不得
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在走上人才市场之前,都要在个人简历上费尽心思。毕业生的简历虽然做得非常精美,但面这些“花枝招展”的“求职画册”,多数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兴趣不大。相反还会引起一些用人单位的反感。
据青岛大学毕业生分配办公室的李云海主任介绍,从面试情况来看,用人单位更注意学生的内在素质,比如言行举止等一些基本要求,而学生们各式各样的“求职画册”则在面试中遭到用人单位的冷遇。光靠一些富丽堂皇的自我表白和自我包装很难真正打动别人,学生花费时间,努力包装自己大可不必,而且绝不能人为夸大或是“克隆”造假。
●谈钱色变的“尴尬”要不得
“学生找工作千万不要谈工资,一说到钱就会给用人单位留下坏印象”。绝大多数找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抱有类似想法。一些大中专毕业生自荐时侃侃而谈,一旦被问及到单位上班后想拿多少工资时,许多毕业生不知如何开口,有的竟面红耳赤不知所措起来。一名毕业生难为情地说,现在这个年代,用人单位对所招人才越来越挑剔,能找到一份薪水差不多的工作就很好了,应聘时过多考虑工资问题,会给用人单位造成工作没干就讲条件的错觉,从而给找工作带来麻烦。
事实真是如此?青岛海信计算机公司的.人事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薪水的多少已成为一个人工作能力及业绩的证明。目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中专毕业生依然如此看待薪水,一方面说明了他们的意识落后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缺乏自信心和诚心,从一个侧面来说,这个人很虚伪,不实在。没有高追求的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应该用工作实绩去创造高质量的生活,这才是较为完美的。
●集体荣誉缺乏的“散漫”要不得
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在人们的眼中留下了自由散漫的印象,这些大中专毕业生往往过分强调了个性的发展,而集体意识在他们的眼中却变得越来越淡薄。一些毕业生因此在人才交流市场上连连碰壁。
在几次大型的高校人才交流洽谈会上,记者不止一次见到类似情形。特别是一些社会形象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大中专毕业生时总会问及诸如愿不愿意参加单位聚会、能不能积极代表单位参与系统内一些重要活动等一些涉及单位集体观念的问题时,许多毕业生都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对此,青岛电信公司人事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的员工连自己单位的荣誉都不能维护,如此差的集体观念,怎能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单位?一个集体观念、参与意识淡薄的员工,又怎么能与同事密切合作,又怎么能处处为集体着想呢?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
要不得的五大求职心态3
大学生择业要知己知彼。知彼就是要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要明确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社会又允许你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良好的择业心态主要有哪些表现呢?一般来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适当的就业目标,一个人的择业目标应与本人所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
(2)避免理想主义,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不刻意追求最满意的结果。
(3)避免从众心理,一切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不与同学攀比。
(4)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树立自信心,树立敢于竞争的勇气。
(5)不怕挫折。遇到挫折,不消极退缩,采取积极的态度,勇于向挫折挑战。
建议;多看一些相关资料;也可以同老师和师哥师姐谈谈这方面的感受,以取得帮助。
毕业生跳槽七成原因是眼高手低
“他们眼高手低的表现大致分为三类,即看不上小事,不愿尽心干;老想干大事,但又没经验;这山望着那山高,老想挑或跳到更好的地方。”林永和告诉记者。
一名毕业于名校的学生对记者说:“我怎么能去小公司,看以前毕业的学长现在都混得那么好,我也应该做大事业。”心气高的不仅是正在求职的毕业生,有些入职早的同学,也没有踏实地从基层做起,有位同学说自己不想每天都干鸡毛蒜皮的小活,总盼着有天能干大事。而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新入职的毕业生跳槽,70%是因为眼高手低,不能从头干起。
浮躁和攀比让心理失衡
浮躁的心态导致了毕业生“眼高”。“浮躁的心态,说到底就是求名、求利和两者兼得。”林永和说,现在求名的人变少了,而求利和两者兼得的人多了。这类毕业生其实就是太注重人生存的.本能,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就奔哪去,以至于他们不安心工作,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随时准备跳到更好的地方。另外,过强的自尊也使毕业生这山望着那山高。他们盼望着能超越别人,也会变得眼高。
“缺乏工作经验让毕业生手低。”林永和分析道,现在有些毕业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涉世未深、能力不足,在求职时,和周围人比较,就特别容易因自身的劣势而感到自卑。
因此,这些毕业生梦想着超越别人、干大事,但实际上却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这就让自尊和自卑纠结在一起,内心有两股力量在对抗。这样极易打破毕业生的心理平衡,一方面,总是想着“别人行,我为什么不行”、“在这个单位真是屈才”等,以至于持续处于焦躁不安的情绪下,久而久之,会危害心理健康,让他们变得冷漠、暴躁和焦虑。
择业就业四项法则
林永和告诉记者,他最近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想对眼高手低的毕业生提出四项就业法则。
一是“择人所需”,即自己要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不能异想天开,只想一步到位。如果有适合自己特长的工作单位,小点也不怕,能得到锻炼才是目的。
二是“择业所长”,如果你选择的单位或行业有发展前景,即便不是国家机关、跨国公司或热门行业,也要降低心理期待值,投入到这些工作中。
三是“择家所利”,指的是选择职业和单位时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要多站在家庭和亲人的角度考虑,如是否便于照顾父母;不能总是无休止地挑三拣四,要考虑家人的感受。
四是“择己所长”,即兴趣对人的工作热情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做自己喜欢的事,成功率更高。因此,不必太在意外在的东西,这才能充分发挥你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