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时学生应该怎么做准备

时间:2024-01-06 12:18:03
下课时学生应该怎么做准备

下课时学生应该怎么做准备

下课时学生应该怎么做准备,下课的学生就是脱缰的野马,教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按这4步来,简单、好落地,课堂效率提高了,这边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分享下课时学生应该怎么做准备。

  下课时学生应该怎么做准备1

建议下课十分钟应该做的事:

1、上厕所然后用水简单地洗把脸;

2、在校园里走走,并舒展筋骨、伸伸懒腰、深深呼吸新鲜空气;


  

3、反复背颂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活用句型

----------------------------------------------------------------

[说明]

1、解决生理需求,再“洗心革面”一番;


  

2、能活络血脉补充给大脑供氧,为下节课作好能更集中注意力的准备;

3、句型中已包含新的'单词、词组和语法结构,每一节下课都能熟背一句的话,那么日积月累就肯定要比别人强许多了。

  下课时学生应该怎么做准备2

物品篇

1、清楚所上课程和相应物品

从一开始就要求孩子按课程表准备好每节课要用的书、教辅、本子、文具、必须用品。

例如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些东西少不了。课本、练习册、作业本、笔记本、演草本、尺子、笔等。

又如不同的学科要求不一样。上体育课需要准备运动鞋、水杯等;美术课、音乐课、科学课等根据老师的要求准备相应的物品。

一般,上第一节课,每科老师都会说明必带物品和注意事项的。

2、摆放有序

告诉孩子物品的摆放方法,让他们形成习惯,方便课堂上第一时间拿到手。

有的老师是这样要求学生的:把书本叠放在课桌的左上角,便于左手取之。文具类摆放在课桌的右上角,右手取用方便。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哪怕到了高年级,每班总有一些同学上课上着上着就走神,有的玩笔,有的摸尺子……于是,我的要求非常简单粗暴:桌面只放即时要用的东西,其他可能要用的东西放抽屉。

例如:上新课,桌上只放语文书,黑、红色笔各一支,铅笔一支,尺子一把,且笔放在笔槽里;其他的统统藏在桌下的抽屉里,要用,马上拿出来。

总之,桌上的东西能多简单就多简单,减少孩子因物品分散注意力的机会,减少课堂上拿取东西的时间。


  

准备好物品,并明确摆放方法,好处多多:

杜绝课堂找不到东西,东翻西找的小闹剧,避免打乱师生的听讲情绪。学习用品的整齐摆放,有增加思维的条理,存取省时。

这样的好习惯一养成,孩子学习高效,并学会整理学习用品。一旦做事井井有条,就不会拖延,就不会低效,对学习、对生活有着非常好的、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身体篇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课间不能做太剧烈的运动,但也不能一味枯坐着。课间聊聊天,放松身心;站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放松睫状体;最最重要的是上厕所,照顾好自己身体上的生理需求!

劳逸结合,学习效果才好,对成长才好。

三、知识篇

★提前做好预习,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听课。

一般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有明确的课前预习任务。他们布置的预习都较具体,有规可循,

例如,低年级语文的预习主要是字,有些老师会建议用专用生字练习本来预习。课前从字音、部首、结构、组词、字义等方面进行预习。

中高年级除了字词、朗读,还经常学生思考课后题或老师自设的问题,有时鼓励让学生提一两个想问的问题。

★巧妙利用课前2分钟,复习所学知识。


  

预备铃响,到上课有2分钟。经验老道的老师,常常巧妙利用这2分钟让学生复习所学的内容。操作很简单的:预备铃一响,课代表马上领读各科内容,提前进入状态。例如:

上语文,读读课文,读读重要的.内容,背背老师要求的内容,朗诵古诗……上数学,读读背背公式与规律……上英语课,背单词读对话……上音乐,唱教过的歌……上体育、美术、道德等课,读读课堂常规……

课前2分钟,内容自定。教会值日的班干管理好这课前2分钟,其实,预备铃一响,老师都会到教室了,但把这2分钟交给班干,更好。

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孩子们那颗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快速投身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经过科师的严格要求,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完成预习和复习知识准备。

四、仪式篇

重视上课前的仪式。“起立”时,动作迅速、整齐,站姿端正,两眼凝视老师,真诚地向道声:“老师好!”老师回应:“同学们好!”,“坐下”时,动作迅速、整齐。

通过这种仪式,提醒学生“开始上课,准备战斗”,蔽掉上一节和课间的干扰,把大脑切换到即将上课的界面上。

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需要老师们从点滴做起,并持之以恒。而这简单的4招,易学、好落地,一旦掌握了,课堂效率肯定能提高。

  下课时学生应该怎么做准备3

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干什么

问题1:孩子的作业少了,课外辅导也没有了,那孩子在家里的时间该怎么样安排?

▲广州市郑蕙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广州市黎颖桃工作室:

一是亲子阅读。家长可以陪着孩子阅读,在旁边看自己的书,或者跟孩子同读一本书,还可以组织读书会,定期阅读、分享。

二是共赏优秀的影视作品,让孩子在看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是帮助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生活情趣乃至意志品质。

四是提高孩子的劳技能。和孩子一起清洁房间、整理物品,指导孩子孩子一周学会做一个菜或一种点心,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同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家庭的归属感。

五是开展体育运动。一边陪伴,一边交流,孩子的健康体魄、运功技能、个性品质的养成都在潜移默化中。

六是建设学习型家庭。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家长可以叫孩子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复述一遍,或者把课堂笔记看一看,然后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知识建构和巩固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对以上的活动内容,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周的计划,制定一些记录的表格,以及一些激励措施,坚持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终生都受用。

小学生向家长展示多学科教学成果▲广州市黄翠婉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孩子回到家就放飞自我,是因为他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规划意识和习惯。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帮助孩子建立规划意识和习惯,在执行规划中逐渐提升自控自律能力。

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在家时间的规划安排,列出学习、娱乐、运动、自主阅读等任务清单。如果家长的威信力不够,可以联动学校老师组成家校双师联动孩子一起做规划“立项”。此环节成功的标志是以孩子自主设计规划为主,双师建议指导为辅。

建议二,规划实施中,家长至少要持续三周的跟进,敦促指导孩子每天按预订好的规划完成相关任务清单,并联动学校老师给予及时的肯定认可鼓励。

建议三,跟进过程中,除非孩子同意,否则不要轻易改变制定的计划。尤其不能因情绪不良,亲子矛盾等就终止娱乐、运动、自主阅读等孩子更感兴趣的项目。要努力遵循“凡涉及孩子的事,最好都能和孩子商量着来”原则。一句“这事你来定”,是对孩子自律自主自信等品质塑造最难能可贵的滋养。


  

亲子游建议四,尽量确保家庭安宁。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无孔不入且深刻。临床心理学发现,长期听过太多指责、难听话的人,更可能出现耳鸣的情况。若一个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过于吵闹、不断争执的家庭里,或者随时都可能遭遇批评指责,这个孩子的听力就可能出现一定的问题。表现在读书上,他的听课能力可能就不那么敏锐。家庭成员彼此和和气气,不急不慢说话,互相聆听,共情……这样温馨的家庭环境,定能养出头脑清醒、积极乐观的孩子。

▲广州市黄带润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在课余时间的时间安排上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自主性、有想法的孩子。当然,适当放手并不意味着不管不顾,家长需要教会孩子如何恰当安排时间的具体方法。没有哪个孩子生下来就有时间管理意识,能在学习中一直保持兴趣。这需要家长去引导、去制定正确“规范”,孩子才能明白该怎么做。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课余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运动、劳动、娱乐活动。学习上除了完成旧知识的复习,也可适当预习新的学习内容。体能上在家进行适当的运动,最好是亲子运动。适当承担家务劳动,养成孩子的责任心。还可以进行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等。高效的陪伴,让教育回归家庭,才是双减的最终目标。

▲广州市蒋基露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利用晚上在家剩余的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知识与技巧的学习,创设和谐的亲子活动,为后续指引和教育打下基础。采取针对性的补救工作。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补救工作,包括:文明礼仪、心理疏导、书写质量、阅读习惯等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的`纠正补救。

▲广州市谭遇芳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健康、合理、有意义的课余生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最好的调节剂。“双减”落地后,孩子的课余时间多了起来,家长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除了常规的亲子共读、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等选项,还可以多让孩子看晚上7点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带领孩子走亲访友,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安排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拓展活动;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等。

问题2:“双减”政策落地后,孩子的作业少了,周末在家孩子不就只知道玩耍了吗?

▲广州市黄带润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当前,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学生整天埋头于作业,睡眠不足,又缺乏锻炼,体力下降。现在学生中近视眼众多,许多成年人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少龄化。这样下去,国民体质下降,令人担忧。把周末两天不补习的时间,分配给音乐、艺术、体育类的学习。在无学科学习压力的环境下,让孩子真正做到在“play”中学习艺术,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创新思维及艺术视野。其实,负担减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心情舒畅了,学习效率会提高,学习成绩会提升,学生会享受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

▲广州市黎颖桃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双休日可以在美育方面有所追求,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去学学唱歌、跳舞、画画等课程,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也可以去户外亲近大自然,去听听鸟儿的声音,闻闻花儿的香味;也可以来一场农家乐,让他们去抓鱼、赶鸭、烧烤,玩得浑身脏兮兮,享受童年的乐趣;还可以带孩子参加运动比赛,体验奔跑的乐趣。等到小长假及寒暑假,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先制定一个课余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运动、娱乐活动。学习上适当预习新的学习内容,体能上在家进行适当的运动,也可以根据孩子兴趣,参加野营、探险等户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当然,在假期中,也要注重让孩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运动的习惯、劳动的习惯等。


  

家长自发组织孩子们利用周末去广州城市公园展览馆参观▲广州市黄翠婉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相结合,我们推荐学生家庭利用周末,前往广州或周边的名胜风景或研学基地进行参观或研学,比如前往省、市的科技中心或博物馆进行科普实践,到著名大学校园或各大公园进行人文采风和自然之旅,前往各类革命博物馆、历史纪念馆进行革命历史研学,这些优质短线打卡点值得我们一游。在研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先通过家庭会议决定出行探究地点、研学主题活动,可以更多放手让孩子来设计行程、进行活动策划。每次研学后,可以通过朋友圈或光影日记的方式,记录精彩瞬间和行走感悟。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让家长一起更多地接触和亲近自然,愉悦地了解地理、历史、建筑、文学、民俗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究能力。

▲广州市郑蕙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可以每周召开一次家庭会议。首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轮流致谢,感谢每一位家人为家庭所做的贡献,赞美孩子做的方面,也让孩子说说父母做得好的方面,营造一家长互相仰望的氛围;然后分享一段之间以来自己的收获、困惑或者商议家庭大事,比如就“这个周末,我们家如何安排?”大家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最后是家庭娱乐(游戏)或分享美食。家庭会议由家庭成员轮流主持和记录,每次15-30分钟。家庭会议能较好地实现家庭社会化教育功能、情感交往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增加乐趣,愉悦身心,促进健康。

问题3:“双减”后,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更多了,怎样让亲子关系更融洽呢?

▲广州市赖海虹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没有了补习班的挡箭牌,意味着家长要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而陪孩子这件事情,到底是负累还是乐趣?这个,可能就需要家长自己的修行了。建议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提升,一方面让自己与孩子沟通的能力提高,好好说话,减少说教、批评、命令,而是像两个好朋友一起相处时,自然会轻松愉快的多,当孩子与家长相处愉快时,自然叛逆的行为也会减少。另外一方面,就是把焦点多放在自己的感受上,而非孩子没做到的点上。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需要别人,特别是自己父母的尊重,所以当家长把关注点多一些放在自己身上,多觉察自己的感受、想法,才可以更平和地了解孩子、支持孩子。在完成以上两方面后,亲子关系将会大为改变,此时,若家长再与孩子一起并肩作战,迎接学业挑战,自然水到渠成。实际操作中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和孩子共情。为了减少长时间相处中亲子矛盾的产生,父母要做到换位思考,与孩子共情。家长可以和孩子聊他们喜欢的话题,分享他们的快乐,做孩子的“同路人”;关注他们的困惑,给予必要的帮助、鼓励和支持,做孩子的“知心人”。

允许孩子表达情绪。父母应允许并引导孩子恰当、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尤其是愤怒、伤心等负面情绪,让孩子的情绪得到正向释放。这样,孩子身心舒畅,也更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育,亲子关系更为融洽。

《下课时学生应该怎么做准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