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杯好茶学问多,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一杯好茶,来放松自己的身心。但是,泡一杯好茶并不简单,其中蕴含着许多学问和技巧。一起来深入探讨泡茶的艺术和技法,以下是泡杯好茶学问多的相关内容。
泡杯好茶学问多1
一、茶的种类
茶叶的种类数以千计,若要分类,可以根据它的来源地、加工和发酵过程的.不同来分辨:
1、绿茶:以日本出产居多,冲泡后的茶呈绿色,茶味较浓,如龙井茶、洞庭碧螺春等都是绿茶的品种。
2、黄茶:稍微经过发酵的茶,经热水冲泡后,茶水是黄色,像黄芽茶。
3、白茶:加工时不炒不揉,而是晒干或文火烘干。既然是白茶,颜色自然是白色,像白牡丹。
4、红茶:茶叶全部经过发酵,色泽较干,热水冲泡后,茶水的颜色带红。
5、黑茶:叶子呈暗褐色,再经过发酵,茶水的颜色较暗褐油黑状,如Earl Grey、印度Deejarling。
6、花果茶:由水果搭配各类花卉精制而成,种类多,像玫瑰花茶、洋甘菊(Chamomile)、天竺葵(Geranium)等。
二、泡一杯好茶3要点
要泡一杯好茶,该注意些什么呢?
1、温度
泡茶的水,温度不要太高,最理想是维持在摄氏95度左右。茶叶应装在棉质的茶袋,别一直留在茶壶中,以免茶中含有的碱释出,破坏味道。
不过,冲泡花果茶,就不适宜用太滚烫的热水,其温度应维持在45度左右,因花果茶和花茶含大量维生素及果酸,温度太高会破坏营养及影响口感。
2、时间
泡茶时间不应太久,尤其即冲即泡的茶袋,只需泡在热水中约3到7分钟左右就可,即使以茶叶泡茶也只需约5分钟。
以下为各种茶的冲泡时间:
●绿茶:少过2分钟;
●黑茶和红茶:3分钟;
●白茶:7分钟;
●花果茶:少过5分钟。
另外,泡好的茶最好在2到3个小时内喝完,不然,茶冷会产生酸性,喝了会影响健康。
3、分量
通常1汤匙茶叶或1小茶袋,能冲泡至少2到4杯的茶。
泡杯好茶学问多2
头泡茶不能喝。茶叶在生长和采摘过程中,表面会有些滞留的农药或微细杂物,在炒制前没有经过冲洗,因此,头泡茶可以起到洗茶的作用,用低于摄氏80度的开水半杯冲泡,过一分钟左右将茶水倒掉。这样洗过的茶叶就可以冲泡了。
不能用沸水泡茶。沸水泡茶,维生素等有效成分会遭到破坏,芳香油大量挥发,鞣酸、茶碱也大量浸出,茶叶的营养价值降低,有害物质增多,茶味失去芳香。适宜的泡茶水温是摄氏80至90度之间。应视茶叶的质量而定,茶叶嫩,水温宜低些;茶叶老,水温可适当高些。
茶宜现泡现饮。茶叶冲泡3至5分钟,茶叶慢慢下沉杯底,即可趁热慢慢品饮。第一杯茶不能喝完,需留三分之一,待再次冲泡。一般茶叶,冲泡两至三次,至茶叶淡而无味为止。茶叶切忌长时间浸泡,更不能喝冷茶。长时间浸泡茶叶中的`有害物质渗透出来,喝了不利健康。
茶杯不宜加盖。有人以为,冲泡好的茶,盖上茶杯盖,可使茶叶迅速泡开。其实,盖上茶杯,使茶叶处于高温恒温环境,同样会使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受到破坏影响茶汁质量。有些人喜欢用保温杯泡茶,害处更大。
泡杯好茶学问多3
时光流转,云水千年。茶成了生活中的习惯,成了修行者不可缺少的知音。只是多少人,可以将汹涌不安的岁月,喝到水静无波。多少人可以将浑浊纷纭的世象,喝到纯净清朗。
人人都会喝茶,但不一定会泡茶。当前,茶叶品类繁多,水质差别明显,冲泡技术各不相同,每个人泡出的茶色、茶香、茶味必定不同。
即便拥有好茶、好水、好茶具,若没有掌握好泡茶工艺和技术,也难真正泡出一杯好茶。
本是一泡好茶,可为什么你泡出来滋味那么苦涩、香气那么低沉,甚至让喝的人都怀疑起这款茶是不是值得买。
而有些人却往往能将一泡很通的茶,泡出它最好的那一面。要把一泡茶泡好了,确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泡茶是技术更是学问
泡出一杯好茶,必须具备五个条件:水质、水温、茶量、时间、心情。
一是水质
水为茶之母。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鱼一样,鱼得水活跃,茶得水则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择水先择源,水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之分,但只有符合“源(出处)、活(流动)、甘(甘甜)、清(洁净)、轻(分量)”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
茶圣陆羽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用水主张。当代科学试验得出用于泡茶的水质评价结果——泉水第一,深井水第二,蒸馏水第三,自来水最差。
二是水温
水温不同,泡出的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泡出的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也就不同。
通常,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叶品类、制茶原料密切相关,比如较粗老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需用沸水直接冲泡,而细嫩原料制作而成的茶叶则需用降温以后的沸水冲泡。
具体而言,龙井、信阳毛尖等高档细嫩绿茶宜用温度降至80度的开水冲泡,乌龙茶等青茶宜用茶具烫热后再泡,砖茶等蒸压茶宜用100摄氏度以上的沸水冲泡,最好是煎煮后饮用。
三是茶量
你是否知道,泡不同茶类除了放不同量外,还要考虑泡茶器的容量,并不是所有的量都是放3g、5g或者7g。家里有电子称的如果轻松记住两个数据就基本上不怕出大错了。
盖碗容量为110ml的时候,红茶、绿茶、白茶、花茶、黄茶等这一类,一般3g就可以来一泡了,而乌龙茶、黑茶、普洱茶一般要7g到8g才能成一泡。正常来说,按照这个比例,茶叶基本都处于比较适口的状态。
但是具体的量,可以根据自己浓淡的口感,再在这个基础上面自己调整。没有称的小伙伴就是考验眼力的时候了,这个是要靠长期泡下来的感觉。
红茶、绿茶最简单刚刚覆盖盖碗底部就可以了,它们要求得并不多。
白茶如果不压饼,一般比较飘逸蓬松。像白牡丹、寿眉就得占盖碗的二分之一,银针大约占四分之一,饼茶就占盖碗的五分之一。
条形乌龙,只需要盖碗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体积就行。紧实的球形乌龙茶一般更重,只要盖碗底部铺满就好。
普洱茶饼(紧压茶)一般密度较高,只需占盖碗容量的五分之一就能轻轻松松给你一泡好茶。
四是时间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与茶叶品类、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有一定联系。
首先,注水的时候水柱最好不要直接和茶冲撞,这样才能使茶汤更顺滑。
其次,水线的粗细不同,出来的茶汤香气、滋味也是不同的,水线粗有利于香气的激发,水线细能够让茶汤的内质表现得更好。
同时作为新手的话,只需要注意在注水的整个过程不断断续续,保持注水的节奏,达到顺畅的状态就可以了。
盖上盖子才着急忙慌地掰着手指,在心里默数出汤时间,然后一个不小心,出来的茶汤又苦又涩,难以下口。出汤时间,其实非常重要。
对初学者来说在盖碗注满水后,按照我们提到的冲泡计时大致不会出错。当然了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浓淡喜好来调整冲泡时间,先奉上茶语网茶评冲泡标准规则表。
一定要记得,出汤时间是从盖上盖碗盖子开始算起的,不是从一注水算起的。
五是心情
好心情是泡茶人泡出好茶的关键因素。泡茶既是感受茶香茶韵,也是与自然的对话。
在茶艺界,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之说,这正是泡茶人良好心态的体现。唯有在平常心态下,才能泡出最优质、最纯正的口感。
若想泡好茶,除了把握好水质、水温、茶量、时间、心情,还要讲究有序而优雅的冲泡方法与动作,总之,泡茶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学问,值得爱茶者、品茶者去深入探究。
敬茶是礼节更是修养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传统。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
两晋、南北朝时期,客来敬茶已经成为当时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唐宋以来,以茶待客更是成为一种日常礼节。
至今,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等区域甚至还有“敬奶茶”的习俗。
唐代杰出书法家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写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名句。
唐代茶者刘贞亮在诗词《饮茶十德》中写道:“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普通家庭邀请宾客饮茶,以示对客人的欢迎;文人骚客将茶端至客人面前献与客人,以示对客人的敬意。
通常,敬茶包含四个环节:备茶、取茶、敬茶、续茶。在备茶中,准备用来泡茶的茶杯、茶壶、托盘及装茶叶的罐、盒等茶具一定要洁净,待宾客坐定后,主动询问客户是否对所饮的茶有特殊的要求。
在取茶中,要用茶勺、茶匙等专用的器皿,按照茶叶的品种决定投放量,尽量不用手抓,以免手气或杂味混淆影响茶叶的品质。在敬茶中,茶杯应放在宾客右手的前方,请客人喝茶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手指不能触及杯沿。
在续茶中,从桌上端下茶杯,双腿一前一后,侧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可体现举止文雅。当宾主边谈边饮茶时,要及时添加热水,体现对宾客的敬重。
为宾客敬茶时,有四个细节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浅茶满酒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倒往茶杯里的茶水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如冲满茶杯,不但烫嘴,还寓有逐客之意。
二是敬茶动作
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
三是敬茶表情
敬茶时敬茶人的表情要温文尔雅、笑容可掬、亲切端庄,以给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四是敬茶顺序
敬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或来宾中的年长者,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的同仁,如果是同辈人,应当先请女士用茶。
品茶有道,敬茶有礼。茶艺茶道活动中的敬茶除奉茶外,还包含鞠躬礼、伸掌礼、寓意礼等礼仪内容。
在日常待客过程中,敬茶礼仪需要结合平时生活实际,不断地练习,若是品茶者对茶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些敬茶的细节不仅能体现出敬茶人对宾客的欢迎与尊重,更体现出敬茶人自身的品位与修养。
储茶是常识更是技巧
茶叶具有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浊而忌香臭等特性。这对存放茶叶的盛器内质和储存方法有着较高的要求。自古以来,储存茶叶都是一个生活难题。
作为至洁之物,茶叶易受潮、易霉变以及吸收异味,并且一旦霉变成败茶,无论用什么方法都难于复原,形同废物。为此,茶叶必须妥善贮藏。
古今中外,人们对茶叶储存的创新探索从未停止过。明代爱茶雅士冯梦祯在《快雪堂漫录》中写道:“实茶大瓮,底置箬,封固倒放,则过夏不黄,以其气不处泄也。”
这说明,明代时就已经有了用干燥和减少气体交换的方法以保持茶叶品质的宝贵经验。
储存茶叶要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不同类型,比如大宗茶叶与家用茶叶的储存方法就不同,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的储存方法也会也有很大差异。
比如,大宗的茶叶贮藏,除了传统的石灰块储藏法和炭贮法外,还可以用抽气充氮法、冰柜储藏法等。
家用茶叶的储存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铁制、锡制、有色玻璃瓶及陶瓷盛器密闭贮存;
二、石灰、木炭等干燥剂贮存;
三、5℃以下的冰箱贮存;
四、保温性能良好的暖水瓶贮存;
五、新而无味、无孔隙的塑料食 品袋贮存。
再比如,不发酵茶、半发酵茶与全发酵茶的储存要求与方法也有不同讲究。不发酵茶类包括白(如寿眉、银针白毫等)、黄(如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绿(如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等)茶类。
不发酵茶含高量的维生素及活性的营养素,最容易受到光晒、潮气与气味的影响及破坏。
一旦遭晒、受潮,茶叶便会变色、变味、变质。储存绿茶必须防晒、防潮、防气味,要么放置于荫凉通风之处要么藏在冰柜之中。
半发酵茶主要包括青茶、乌龙茶等,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
储存茶叶有一条基本规律:不论是哪种储存法,存放茶叶的盛器要做到密闭、避光、干燥、低温、无味,并且盛器密闭性能越好,就越容易保持茶叶的质量,容器内茶叶保存的时间也就相对越长。
对于品茶者、爱茶者或卖茶者而言,储茶不仅是一种常识,更是一种技巧。储存好茶叶是泡好茶、品好茶的基础环节,也是必要手段,不容忽视。